送禮如何看當地飲食文化特色?

我要複製連結
 我要收藏
2019.12.13

送禮和收禮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。人與人之間相互饋贈禮物,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內容。送禮往往是人際互動的重要一環,也能顯現出各國的文化差異。

台灣送禮文化深受漢人與日本殖民時期所影響,具體而言,過去通常以食物為主,例如:中秋贈答的月餅、歲末送年的雞、鴨、粿、魚、罐頭、糖、餅、臘腸、酒等傳統賀禮。爾後,逐漸擴大贈答品的種類,例如:最新流行的啤酒、葡萄酒、洋菓子,還有實用器物的玩具、陶瓷、皮夾、木屐等,從節日相關的食品開始朝向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各面向的用品。

但不是每個國家,都習於使用食品作為禮物,像是荷蘭,食品反而就是一類應當避免贈送的禮品類別,由於在荷蘭,人們大多習慣吃生、冷食品,送禮忌送食品,且禮物要用紙製品包好。

而阿拉伯世界由於宗教信仰的關係,要避免贈送酒類與豬肉製品,因為回教徒不吃豬肉。也相當忌諱初次見面時贈禮,會被視為是在行賄。到友人家中作客,不能以食物作為禮品,被對方視為在諷刺他們的待客之道不佳。

不只是送禮,在接受禮物時,東西方的反應也會有所差異,普遍的東方世界例如:華人、日本、韓國,人們在接受禮物時往往並不喜形於色,且不當面打開禮品,認為這樣做非常不禮貌。但在西方文化中,為了表示謝意,會當面打開別人贈送的禮物,展示禮物作為一種感謝的方式。

使用 line 分享
使用 facebook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