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活蔬食日常不難,循序漸進慢慢來

我要複製連結
 我要收藏
2021.05.31

隨著時代的推進,人們對環保與愛護動物的意識提升,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,蔬食生活蔚為風潮,台灣坊間主打蔬食的餐廳也逐年增加。
近年來吃蔬食這件事,不再只是因為宗教因素,國內外不少名人為倡議環保議題,紛紛加入無肉行列,像是好萊塢明星布萊德彼特、以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,都曾公開宣稱自己是一位素食主義者。在台灣,也有不少年輕朋友,因為尊重生命的緣故由葷轉素,並且試圖在蔬食生活中找樂趣。

追求共好,蔬食生活好處多

工業革命以來,人類燃燒石化燃料,排放大量溫室氣體,如二氧化碳、氧化亞氮、氟氯碳化物等,加強地球的溫室效應,讓地球開始「發燒」;更弔詭的是,為了滿足人類吃肉的需求,全球畜牧業的規模越來越龐大,其產生的碳排放量,甚至大過汽車、船、火車以及飛機的總量還要高。

隨著碳排放量升高,地球溫度也增高,進而使極地冰山開始溶解,威脅到北極熊和企鵝的生存,越來越多的災害,已成為全球人類共同的課題。而許多研究顯示,蔬食生活就是一種解方。

蔬果本身就是低碳食材,比吃肉環保,若能每天多攝取當地盛產、顏色豐富的新鮮原態蔬果,不只有益身體健康,讓我們從體內到體外都環保。

 

享受蔬食生活 避免操之過急

對葷食者來說,看到無肉餐難免產生「不好吃」,、或是在外要找餐廳不方便等想法,因為這類既定的刻板印象,而立刻放棄吃蔬食的念頭。但是,現代蔬食料理方式、餐廳的數量早與過去大不同,此外,調整飲食習慣也無法操之過急,若無訂立一套「作戰計劃」,只是一味尋求立刻達標,反而容易失敗收場。

想適應無肉生活,必須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,例如:從一星期一天到兩、三天,以此類推養成習慣。而全台灣目前已有許多學校,會在每週的營養午餐中選一天作為「蔬食日」,我們也可以跟著做,和家人、朋友約定,每週選擇一餐吃蔬食。
除此之外,不少人早已養成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,要一夜之間戒斷肉食非易事,然而過來人建議,尋找肉食替代品很重要,或許可從色香味俱全的「未來肉」(植物肉)著手,讓吃蔬食的門檻不至於過高,幫助自己享受在蔬食生活中,才是長遠之道。

 

使用 line 分享
使用 facebook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