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特色糕餅有哪些?
我要複製連結
我要收藏
2019.12.30
每逢節慶到來或是敦親訪友,總會買些禮盒以供祭祀、伴手用,糕餅不僅是國人的日常小點,也是送禮的好選擇。台灣的糕餅歷史可分成四大時期,就讓我們一起倒轉光陰,一窺糕餅的成長史吧!
- 1895以前,唐山過台灣 │ 代表:雲林縣北港的發酵餅、台南香餅
吃糕餅食俗,最早是隨著閩、粵二省移民,帶來原鄉的舊慣與飲食文化,此時的糕餅,用料單純、口味簡單,多用糖跟麵、米粉而已,如台南香餅,內餡只有簡單的黑糖、白糖,有句俗語說:「南方食米,北方食麥」,身處南半球的台灣,在當時小小的一塊「餅」也可算是奢侈品呢!
1895-1945,日治時期 │ 代表:苗栗知名的肚臍餅、豐原紅燒餅
日本治理台灣後,島內遷入不少日籍人士,促使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,此時的糕餅也受到影響,加入日式飲食特色,以紅豆、地瓜等食材入餡,做工參考和菓子方法,為台灣糕餅文化增添一番新氣象。如苗栗肚臍餅,便是當時苗栗糖廠師傅,因思念家鄉而就地取材,仿製和菓子的產物。
- 1945-1980,發展與成熟期 │代表:滷肉餅
隨著戰爭結束,國民政府輾轉來台,在台美聯防的關係下,西方文化隨著許多人力、物資調度,悄悄的在台灣生根,也因為連帶而來的經濟發展,使得糕餅做法和內餡更加豐富多元。如傳統冬瓜肉餅的油酥餅皮改用西式派皮的作法,口感較為厚實。
- 1980至今,衰退與轉型期 │代表:西式喜餅
因應全球化影響,傳統糕餅受到飲食大規模西化衝擊,隨處可見西式零食、點心,喜餅也轉變成為餅乾類居多,也是許多人訂結婚時的選擇。
90 年代後交通建設越發完善,旅遊風氣逐漸興起,加上周休二日、國民旅遊補助等政策的推動,使得復古風潮、地方文化再現,糕餅逐漸精緻化,以特色物產融入傳統,口味創新多變,以抓住現代人的味蕾。小小糕餅背後,有數代人的汗水與堅持,也融會了世代的文化。下次帶著孩子採買糕餅時,也別忘了跟他們分享故事吧。